@老年人,请查收这份金融防骗指南

来源:未知 编辑: 发布: 2025-09-11 09:47

老年人是我国重要的消费群体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,各类金融诈骗活动日益猖獗,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也频频发生,严重威胁到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。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精心编制老年人金融防骗锦囊,旨在助力广大老年人筑牢金融安全的坚实防线,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。

(一)投资理财诈骗

【常见诈骗手段】

1、高息诱饵:骗子抛出年化收益率可达20%甚至更高的虚假承诺,远超正规金融产品收益。比如虚构“海外新兴产业投资项目”,或借“国家扶持、政策补贴”之名吸引老人投资。

2、虚假项目:编造如“高科技农业养殖”“虚拟货币挖矿”等看似高大上实则不存在的项目,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,展示虚假盈利数据,让老人信以为真。

3、短期回报诱惑:承诺短时间内即可获得高额回报,诱导老人快速投入资金。例如声称只需投资几个月,就能收获本金数倍的利润,利用老人渴望快速获利的心理行骗。

防骗指南】

1、收益风险匹配:高收益伴随高风险,对收益率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项目保持警惕。正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大多在3%-5%左右,超过6%的产品需谨慎考虑风险。

2、核实机构资质:投资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金融机构资质,登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、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官方网站,查询机构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格。

3、不轻易转账:正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电话、网络要求客户直接向个人账户转账。遇到此类情况,坚决拒绝转账,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或银行咨询。

(二)冒充公检法诈骗

【常见诈骗手段】

1、假冒身份:骗子伪装成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等执法人员,通过电话、网络联系老人,谎称老人涉嫌洗钱、贩毒、非法集资等重大犯罪。

2、制造恐慌:利用老人对法律的敬畏,告知案件严重,需配合调查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,随后要求老人将资金转至所谓“安全账户”审查。

3、伪造法律文件:给老人发送伪造的法律文书,如逮捕令、传票等,增强诈骗的可信度,进一步迷惑老人,使其陷入恐慌而听从骗子安排。

防骗指南】

1、冷静勿慌: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关的电话时,保持冷静,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、网络办理案件,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汇款。

2、多方核实:挂断电话后,拨打当地公安机关官方电话核实,或直接到附近派出所询问。切勿回拨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,因为这些号码可能是经过改号软件处理的虚假号码。

3、设置防骗提醒:让子女帮忙在手机上设置防诈骗提醒功能,许多智能手机都具备拦截疑似诈骗电话的功能,还可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实时预警。

(三)养老服务诈骗

【常见诈骗手段】

1、预售养老床位:以建设高档养老公寓为由,提前收取床位预订金,承诺未来入住的各种优惠和优质服务,但实际可能根本没有相应设施,或项目无法按时完工。

2、养老服务套餐诈骗:推销包含定期上门护理、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的“养老服务套餐”,收取高额费用后却无法兑现服务承诺,甚至人去楼空。

3、附加高额消费陷阱:在老人入住后,以各种名义额外收取高额费用,如设施维护费、特殊护理费等,让老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经济困境。

防骗指南】

1、实地考察:对声称提供养老服务、预售床位等项目,亲自前往实地考察,了解项目真实进展、设施配备、服务人员资质等情况,查看相关经营许可证和审批文件,确保项目合法合规。

2、签订合同:决定购买养老服务产品,务必签订详细合同,明确服务内容、收费标准、服务期限、退款条件等关键条款,不要轻信口头承诺,一切以合同为准。

3、小额试用:对一些养老服务套餐,先尝试小额付费体验,观察服务质量是否符合预期,再决定是否长期购买。

民生银行广州分行


猜你还想看:

搜狐网友:岁月静好moon
评论:这世界上最爱我的男人,早已经从了妈妈。

网易网友:识趣 Content つ
评论:命运是存在的,只不过有人不敢去相信,有人不屑去相信而已。

其它网友:资本、principal
评论:你那么喜欢劈腿,怎么不去跳芭蕾舞。

百度网友:斑驳 wounded
评论:真正的爱情,不是一见钟情,而是日久生情 人人都说我很听话,其实我只听自己的话。

猫扑网友:理战  Free
评论:谁说我胖我跟谁急,我不就是有点肿么。

天猫网友:藏背后的伤悲
评论:如果我死了,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的QQ。

腾讯网友:念成疾 crize
评论:人心就像一个容器,装的快乐多了,郁闷自然就少。

本网网友:没感觉  End.ゝ
评论:现代女生三从四得,三从:从不温柔,从不体贴,从不讲理;四得:惹不得,说不得,骂不得,打不得。

凤凰网友:ゆ.咬破红唇
评论:每次考完试,我都要安慰自己,没关系,重在参与。

天涯网友:要堅持到最後
评论:人生没有彩排,每天都是直播;不仅收视率低,而且工资不高。